天府论坛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天府论坛 > 正文
(第601期)【成都校区(东区)】“一条线的历程”主题讲座
2025-04-16

4月3日,中央美术学院教授、中国抽象艺术代表人物谭平应邀赴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成都校区(东区),以“一条线的历程”为主题,为师生带来了一场融合艺术与哲学的深度讲座。讲座由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李文波主持,天府学院师生积极参与。

谭平教授讲解现场

讲座伊始,谭平以1985年的作品《黑海》为引子,回溯了他早期对“永恒”与“视觉”的深刻探索。这幅以极简黑白对比和流动线条构成的作品,凝练了艺术家对生命本质的独特表达。他提道:“绘画之初是追求形似,但逐渐演变为对内在真实的深入追问。”1993年,谭平开启了对“时间”的深度实验,创作了以“破坏与再生”为核心的一系列作品。通过腐蚀铜板的凹版印刷技术,他将时间物化为线条的深浅与肌理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“被蚕食的线”。他表示,在这一阶段,他深刻意识到,时间不仅是创作的工具,更是检验艺术价值的标尺。”

天府学子认真聆听

2012年的作品《一劃》则标志着谭平的创作进入了“知行合一”的新阶段。他以一笔之力贯穿整个画面,深入探讨了整体性与瞬间性的辩证关系。他解释道:“这一划不仅是线条,更是行动本身,是理性与感性的完美交融。” 2014年的《行亍》则聚焦于“结构与关系”,通过线条的层叠与交错,构建了一种动态的空间对话。谭平强调:“艺术不应局限于平面,而应与空间、观众产生深度的互动。”而2023年的作品《一|》更是将绘画与舞蹈巧妙结合,在24米长卷的撕裂与舞者身体的起伏中,呈现出了“自由生长的线”,隐喻了疫情后社会的创伤与新生。

学子现场提问交流

在演讲过程中,谭平还展示了工作室的创作录像,揭示了他“未完成”的创作心态。画面中,他反复覆盖、刮擦颜料,将时间与行动深深嵌入作品的肌理之中。他坦言:“绘画是一个不断对抗预设目标的过程,最终让作品自然‘生长’出来。”

谭平与学校师生合影留念

此次谭平的讲座,通过个案剖析与互动实践,不仅深化了学生们对艺术本体的理解,更激发了他们对个体生命与社会现实的关联性思考。艺术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既能扎根传统、又能回应时代的创造者。这场活动无疑为西财天府学子点燃了探索与创新的火种,也为学院构建跨学科育人生态提供了生动的注脚。

团委宣传部:杨鸿

摄影:陈妍婧、李英豪

初审:罗丽萍

复审:白洛栖

终审:蒲虹宇

2025年4月3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