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展示学生在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中的成果,引导更多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、服务家乡,工程与材料学院于4月2日中午,在实验楼110举办了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分享交流会。学院分党委书记吴敏、分党委副书记陈思遐及全体辅导员莅临本次分享会,共120余名学生参加。
分享会现场
分享会上,8名学生代表依次登台,结合图文、视频等形式,生动讲述实践故事。首先,优秀学生代表范雨馨同学分享参与新加坡第32届“春城洋溢华夏情”文化、艺术、旅游展的志愿者服务经历。她在新加坡通过讲解紫砂壶制作技艺、表演敦煌飞天舞,带领国际友人沉浸式感受中华非遗文化魅力。一壶一舞间,传统文化与现代风采交融,赢得海外观众频频点赞,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文化自信。
新加坡志愿者分享交流
随后,王玉莲在“实习之路,成长之旅”分享中,详细复盘假期的社会实践经历,从职场技能到心态蜕变,引发在场同学对职业规划的深度思考; 王征结合“消防系统施工安装”实践,揭秘建筑工程背后的安全细节;耿一丹以超市收银员、理货员的基层视角,诠释“平凡岗位中的不平凡收获”; 李俊琳分享“汽车公司兼职:成长与行业洞察”,她的讲述既有对汽车行业的深度观察,也包含个人能力的突破与成长,为在场同学提供了宝贵的职场经验。
匠心典范奖
力行笃志奖
躬耕新苗奖
榜样引领,星光璀璨致敬奋斗。分享环节结束后,大会进入表彰阶段,经综合考评,本次共评选出7位实践先锋,匠心典范奖1人、力行笃志奖2人、躬耕新苗奖4人。此次分享会不仅是对同学们寒假社会实践成果的集中展示,更是青春激情与责任担当的深刻体现。未来,学院将继续秉承实践育人的理念,鼓励和支持更多青年学子投身社会实践,用实际行动响应时代号召,为乡村振兴和社会发展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,让青春的火花在实践的熔炉中绽放得更加灿烂。
工程与材料学院:袁易焮、米娅、张李想
摄影:郑博、米娅
一审:彭淑玉
二审:吴雪娇
三审:陈思遐
2025年4月3日